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为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减少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采用国际标准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做好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作,对提高我国的标准水平、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对外贸易和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极为重要。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及经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的其他国际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国际性组织、区域性组织、经济发达国家、通行的团体以及国际知名企业所制定的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作用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依据世界范围内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制定的,是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集中反映。因此,它的先进性、权威性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以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作为商品质量的依据已成为发展趋势。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建立以产品标准为核心,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相配套,技术先进、结构合理,与国际标准水平相当的标准体系。
采用国际标准是将国际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制定程序审批发布。同时标明与相应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
我国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分为等同、修改和非等效,其中等同和修改可以认为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
“等同(IDT)”:就是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方面完全相同,或者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可以包含一些小的编辑性修改。
“修改(MOD)”:就是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之间允许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应清楚的标明并给出解释。国家标准在结构上与国际标准对应。只有在不影响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内容及结构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才允许对文本结构进行修改。
“非等效(NEQ)”: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同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被清楚的指明。“非等效”还包括在国家标准中只保留了少量或不重要的国际标准条款的情况。